成本制度之客觀需求背景
???? 任何一種成農計算制度都必須有效地解決成本計量與成本分配的問題,以保證成本信息的相關性和準確性。在新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競爭和發展戰略需要,客觀上必須要有準確性更高、相關性更強的成本信息予以支持。但無論是完全成本法,還是變動成本法都無法很好地達到這一要求。如前所述,傳統的成本制度都足以“產品”為中心,采用單一的“單位基推”動因(產量動因)進行成本計算。完全成本計算制度假設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構成產品成本的主要部分,而制造費用在總成本中只占很小比重,處于次要地位。但在新的環境下,智力與知識的投入大大增加,高度自動化生產大大降低了直接人工的比重,從而使制造費用的比重大大上升。這時無論從產品成本計算的準確性,還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性來看,完全成本法都無法滿足成本管理的要求。
???? 就變動成本法而言,它并沒有改變完全成本汁算與分析的單一動因基礎.只是從管理控制的角度,構造了以單一動因(產量動因)為基礎的成本性態分析模型,把固定性制造費用分離于成本分攤之外。而且把相當一部分可以通過其他成本動因進行歸集的相關成本,都作為固定性制造費用“一次性”處理掉。因此、由于計量成本的基礎沒有改變,故管理者也無法通過變動成本計算全面了解成本到底是如何和因何變化的,進而也就無法針對具體的成本動因管理和控制成本變動。更重要的是.變動成本法只能述庇企業短期決策管理和擰制的需要,而對企業長期的、戰略性的決策管理與控制的支持顯得無能為力。相反,作業成本計算制度,試圖以多種基被,即多層次、多種類的動因來計量、分配成本并解釋成本性態。其結果一方面提高了成本信息的準確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成本信息與短期和長期決策管理與控制的相關性,因此,作業成本計量制度的產生有其強烈的客觀需求動因。
???? 綜上所述,作業成本制度的產生有著深厚的社會經濟技術背景和客觀要求基礎,它代表著企業成本制度的未來發展趨勢。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總資產變動情況分析2019-11-04
- 03負債結構分析應該考慮 ...2019-11-04
- 04多種產品組合的盈虧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權益結構分析2019-11-04
- 06股東與經營管理者之間 ...2019-11-04
- 07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結 ...2019-11-04
- 08營運資金與長期負債比 ...2019-11-04
- 09資產結構分析的目的與 ...2019-11-04
- 01財務報表的組成和分類2019-11-04
- 02債務轉為資本2019-11-04
- 03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 ...2019-11-04
- 04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判 ...2019-11-04
- 05資產的計稅基礎2019-11-04
- 06所得稅會計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2019-11-04
- 08借款費用的范圍2019-11-04
- 09實收資本接受現金資產 ...2019-11-04